江苏扬州产业园区
江苏扬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江苏扬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市政府关于推进扬州“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
政策
发布部门:扬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7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为发挥“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应,促进美食文化守正创新,推动美食产业转型升级,扩大美食品牌宣传推广,增进美食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坚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坚持全球视野、国际规则,保护、传承、创新淮扬菜文化,鼓励美食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推动美食与制造业、农业、旅游、文创、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举办标识性强、辨识度高的宣传推广活动,提高扬州美食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建设“三个名城”和“强富美高”新扬州贡献积极力量。
(二)发展目标。到2023年,全市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开票销售140亿元、开票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50家;评选世界美食之都示范店100家,建成“世界美食之都”展示窗口,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复审。
二、重点任务
(一)壮大美食产业规模
1.扶植龙头企业。积极招引国内外行业知名企业与我市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企业开展合作,打造一批销售过亿元龙头企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食品制造技术集成应用,提升产品品质和价值。支持国有企业、“老字号”企业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健全现代管理制度,大力发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网络营销等现代经验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支持企业参加行业内各类展会和权威榜单、优秀品牌企业评选,提高品牌知名度。引导企业加强诚信建设。
2.促进创业就业。在扬州三把刀特色步行街、东关街-国庆路老字号街区、486非遗集聚区等场所设立创意孵化示范工坊,打造就业见习基地,带动更多年轻人就业。每年开展以美食为主题的伴手礼设计、手工艺品制作、微电影制作等创意比赛,引导青年从事美食相关产业创业。鼓励年轻创业者发展线上营销、线下体验,打造一批“网红店”。发布面点、烹饪等培训信息和培训补贴政策,激发青年创业热情。
3.建强产业园区。推动扬州食品产业园完善硬件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打造集食品加工制造、冷链物流、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复合型产业园区。支持各类农业开发园区招引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园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建设华东地区“中央厨房”。在全市范围内择优选择3-4个食品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打造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县域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
(二)开展美食品牌推广
1.举办品牌节庆会展。加强与国内外行业机构、世界运河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和扬州友城的合作,每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和淮扬菜美食节期间举办各类美食交流推广活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美食节庆品牌。持续打响宝应荷藕节、高邮双黄蛋节、邵伯龙虾美食节、沿湖渔文化美食节、万福渔鲜美食节等地方美食节庆品牌。
2.打造“世界美食之都”展示窗口。在扬州三把刀特色步行街建设“世界美食之都”展示馆,集中展示36个“世界美食之都”建设成果,使其成为市民和游客领略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体验场所。提档升级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将其打造成为集淮扬菜文化展览展示、文化研究、专业交流、名宴品鉴、观光游览于一体的美食体验区。
3.打造集聚街区。推动东关街优化沿街店铺形象设计,招引和培育品牌餐饮企业,优化街区餐饮业态布局。实施1912街区改造提升工程,丰富街区业态,发展古运河夜间经济。推进扬州三把刀特色步行街建设,促进美食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打造面向外地游客的瓜州古渡公园一站式美食集聚区。推动各县(市、区)、功能区结合本地美食资源,规划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高标准美食街区,大力招引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提高街区品位和档次。
4.评选美食示范门店。制定创建标准,每年评选“世界美食之都”示范店,引导企业提高餐饮和服务品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健康、安全、美味、特色的扬州美食,成为展示扬州美食文化精髓的重要场所。
5.扩大美食文化传播。积极对接国内主流媒体、新媒体和海外媒体,多渠道宣传推广扬州美食文化。拍摄高水准纪录片,在境内外宣传推广扬州美食文化。编印“世界美食之都”宣传手册,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公开征集和发布扬州“世界美食之都”LOGO、宣传标语和文化景观小品。在高速出入口、扬泰机场、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等重点部位持续开展“世界美食之都”宣传推广。推广“美食书场”等特色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淮扬菜烹饪技艺与非遗项目相融合的艺术体验。
(三)推动美食文化传承创新
1.实施全民食育工程。研发课程、编写教材、培训师资、建立示范食育基地,面向学校积极开展“世界美食之都”宣传活动,实施学校食堂营养计划、推进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培养餐桌礼仪和健康就餐习惯。依托省烹饪行业职工技能竞赛基地,持续开展省、市层面淮扬菜大赛。举办淮扬家常菜比赛、“美味厨房”训练营、“老年厨艺大比拼”等活动,推动美食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
2.推进美食文化传承保护。加快淮扬菜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建设,每年评选10个“世界美食之都”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开展淮扬菜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餐饮企业创新制作技艺、研发新菜品,提高淮扬菜美食品质。加快“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中国烹饪大师培训基地”建设,推动传统餐饮文化挖掘、传承、创新。推进宝应“全藕宴”等制作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3.加强人才培养。发挥全链条学历教育优势,大力发展烹饪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形成与淮扬菜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鼓励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淮扬菜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着力培养一批高技能烹饪人才。举办烹饪高级技师和技师岗位提升培训,每年在烹饪、餐饮行业培养企业新型学徒200名以上。每2年举办1次“世界美食之都”烹饪技能全国邀请赛,增进城市之间技艺交流。
(四)深化美食交流合作
1.促进美食文化海外推广。加强与驻外使领馆和国际机构合作,每年赴“世界美食之都”所在国家和地区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精心实施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冶春餐厅项目,全方位展示淮扬菜文化和扬州城市形象。用好海外中餐繁荣基地等载体,实施外籍厨师美食制作技艺培训与交流计划,每年培训亚洲、非洲厨师50人以上。
2.助推城市国际化和招商引资。在全市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嵌入美食展示和推广内容,服务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瞄准食品行业国际巨头,赴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食品产业招商活动。加强同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合作,围绕美食开发热门线路和精品项目,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3.参与网络城市间合作。积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年会和“美食之都”子网络会议,踊跃参与城市间合作交流项目,在网络城市的框架内考察合适的海外城市作为友好城市发展对象,扩大扬州在海外的朋友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扬州“世界美食之都”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市“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组建“世界美食之都”建设促进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各县(市、区)、功能区和市相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举措,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政策扶持。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美食产业做大做强、美食品牌传播推广、美食技艺传承创新、美食文化交流合作、美食教育培训。各县(市、区)、功能区和市相关部门(单位)要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
(三)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秩序,逐步形成优胜劣汰、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坚持公平竞争,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净化市场发展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便捷化服务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为实现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严格督查推进。落实目标责任,将“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目标任务具体化、项目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功能区和市各相关部门(单位),纳入年度督查任务,确保各项目标落到实处,让市民和游客共享“世界美食之都”建设成果。
附件:《推进“世界美食之都”建设》任务分解表.doc
扬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8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为发挥“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应,促进美食文化守正创新,推动美食产业转型升级,扩大美食品牌宣传推广,增进美食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坚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坚持全球视野、国际规则,保护、传承、创新淮扬菜文化,鼓励美食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推动美食与制造业、农业、旅游、文创、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举办标识性强、辨识度高的宣传推广活动,提高扬州美食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建设“三个名城”和“强富美高”新扬州贡献积极力量。
(二)发展目标。到2023年,全市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开票销售140亿元、开票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50家;评选世界美食之都示范店100家,建成“世界美食之都”展示窗口,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复审。
二、重点任务
(一)壮大美食产业规模
1.扶植龙头企业。积极招引国内外行业知名企业与我市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企业开展合作,打造一批销售过亿元龙头企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食品制造技术集成应用,提升产品品质和价值。支持国有企业、“老字号”企业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健全现代管理制度,大力发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网络营销等现代经验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支持企业参加行业内各类展会和权威榜单、优秀品牌企业评选,提高品牌知名度。引导企业加强诚信建设。
2.促进创业就业。在扬州三把刀特色步行街、东关街-国庆路老字号街区、486非遗集聚区等场所设立创意孵化示范工坊,打造就业见习基地,带动更多年轻人就业。每年开展以美食为主题的伴手礼设计、手工艺品制作、微电影制作等创意比赛,引导青年从事美食相关产业创业。鼓励年轻创业者发展线上营销、线下体验,打造一批“网红店”。发布面点、烹饪等培训信息和培训补贴政策,激发青年创业热情。
3.建强产业园区。推动扬州食品产业园完善硬件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打造集食品加工制造、冷链物流、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复合型产业园区。支持各类农业开发园区招引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园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建设华东地区“中央厨房”。在全市范围内择优选择3-4个食品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打造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县域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
(二)开展美食品牌推广
1.举办品牌节庆会展。加强与国内外行业机构、世界运河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和扬州友城的合作,每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和淮扬菜美食节期间举办各类美食交流推广活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美食节庆品牌。持续打响宝应荷藕节、高邮双黄蛋节、邵伯龙虾美食节、沿湖渔文化美食节、万福渔鲜美食节等地方美食节庆品牌。
2.打造“世界美食之都”展示窗口。在扬州三把刀特色步行街建设“世界美食之都”展示馆,集中展示36个“世界美食之都”建设成果,使其成为市民和游客领略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体验场所。提档升级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将其打造成为集淮扬菜文化展览展示、文化研究、专业交流、名宴品鉴、观光游览于一体的美食体验区。
3.打造集聚街区。推动东关街优化沿街店铺形象设计,招引和培育品牌餐饮企业,优化街区餐饮业态布局。实施1912街区改造提升工程,丰富街区业态,发展古运河夜间经济。推进扬州三把刀特色步行街建设,促进美食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打造面向外地游客的瓜州古渡公园一站式美食集聚区。推动各县(市、区)、功能区结合本地美食资源,规划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高标准美食街区,大力招引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提高街区品位和档次。
4.评选美食示范门店。制定创建标准,每年评选“世界美食之都”示范店,引导企业提高餐饮和服务品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健康、安全、美味、特色的扬州美食,成为展示扬州美食文化精髓的重要场所。
5.扩大美食文化传播。积极对接国内主流媒体、新媒体和海外媒体,多渠道宣传推广扬州美食文化。拍摄高水准纪录片,在境内外宣传推广扬州美食文化。编印“世界美食之都”宣传手册,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公开征集和发布扬州“世界美食之都”LOGO、宣传标语和文化景观小品。在高速出入口、扬泰机场、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等重点部位持续开展“世界美食之都”宣传推广。推广“美食书场”等特色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淮扬菜烹饪技艺与非遗项目相融合的艺术体验。
(三)推动美食文化传承创新
1.实施全民食育工程。研发课程、编写教材、培训师资、建立示范食育基地,面向学校积极开展“世界美食之都”宣传活动,实施学校食堂营养计划、推进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培养餐桌礼仪和健康就餐习惯。依托省烹饪行业职工技能竞赛基地,持续开展省、市层面淮扬菜大赛。举办淮扬家常菜比赛、“美味厨房”训练营、“老年厨艺大比拼”等活动,推动美食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
2.推进美食文化传承保护。加快淮扬菜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建设,每年评选10个“世界美食之都”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开展淮扬菜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餐饮企业创新制作技艺、研发新菜品,提高淮扬菜美食品质。加快“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中国烹饪大师培训基地”建设,推动传统餐饮文化挖掘、传承、创新。推进宝应“全藕宴”等制作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3.加强人才培养。发挥全链条学历教育优势,大力发展烹饪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形成与淮扬菜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鼓励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淮扬菜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着力培养一批高技能烹饪人才。举办烹饪高级技师和技师岗位提升培训,每年在烹饪、餐饮行业培养企业新型学徒200名以上。每2年举办1次“世界美食之都”烹饪技能全国邀请赛,增进城市之间技艺交流。
(四)深化美食交流合作
1.促进美食文化海外推广。加强与驻外使领馆和国际机构合作,每年赴“世界美食之都”所在国家和地区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精心实施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冶春餐厅项目,全方位展示淮扬菜文化和扬州城市形象。用好海外中餐繁荣基地等载体,实施外籍厨师美食制作技艺培训与交流计划,每年培训亚洲、非洲厨师50人以上。
2.助推城市国际化和招商引资。在全市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嵌入美食展示和推广内容,服务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瞄准食品行业国际巨头,赴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食品产业招商活动。加强同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合作,围绕美食开发热门线路和精品项目,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3.参与网络城市间合作。积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年会和“美食之都”子网络会议,踊跃参与城市间合作交流项目,在网络城市的框架内考察合适的海外城市作为友好城市发展对象,扩大扬州在海外的朋友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扬州“世界美食之都”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市“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组建“世界美食之都”建设促进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各县(市、区)、功能区和市相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举措,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政策扶持。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美食产业做大做强、美食品牌传播推广、美食技艺传承创新、美食文化交流合作、美食教育培训。各县(市、区)、功能区和市相关部门(单位)要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
(三)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秩序,逐步形成优胜劣汰、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坚持公平竞争,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净化市场发展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便捷化服务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为实现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严格督查推进。落实目标责任,将“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目标任务具体化、项目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功能区和市各相关部门(单位),纳入年度督查任务,确保各项目标落到实处,让市民和游客共享“世界美食之都”建设成果。
附件:《推进“世界美食之都”建设》任务分解表.doc
扬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8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江苏扬州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省政府关于宝应县、仪征市、高邮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3-10-31
省政府关于筹建江苏省江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2021-01-09
省政府关于同意扬州市江都区及所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的批复
2020-10-22
省政府关于同意扬州市邗江区及所辖镇(乡、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的批复
2020-07-23
省政府关于同意扬州市广陵区及所辖镇(乡、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的批复
2020-07-23
省政府关于同意高邮市及所辖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的批复
2020-07-04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都经济开发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通知
2020-03-16
省政府关于同意宝应县及所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的批复
2020-03-12
省政府关于同意仪征市及所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的批复
2020-02-19
省政府关于调整扬州市广陵区及所辖头桥镇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2018-12-27
省政府关于调整扬州市邗江区及所辖公道镇等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2018-11-16
省政府关于调整扬州市江都区及所辖大桥镇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2018-10-15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