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淮安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1日
政策文号:淮政办发〔2017〕72号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淮安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
?淮政办发〔2017〕7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2017年淮安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8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2017年淮安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严厉打击影响产权保护、妨碍公平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侵权假冒违法犯罪,为落实“两聚一高”、实现“两大目标”,打造更加公平有序的法治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一、加大重点领域治理力度(一)加大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治理力度。强化网上交易管理,组织开展2017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开展以消费品为重点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执法打假专项行动,强化邮件、快件寄递渠道重点执法,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问题集中整治,加大互联网医疗监督管理力度(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农委、市卫计委、市质监局、淮安海关、市食药监局、市委网信办、市邮政管理局、市行管办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加强网络侵权盗版治理,深入开展“剑网行动”,严格新闻作品转载使用,将新型传播方式纳入版权监管范围,组织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产品和经营单位。继续深入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行动,健全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机制(市文广新局、市行管办、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委网信办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强化交易平台监管,加强网站备案等基础管理,指导电子商务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组织对网站完善内控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从源头上阻断有害信息发布传播渠道(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工商局、市委网信办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二)强化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市场监管执法。围绕重要时点和春耕、夏种等重要时段,从生产源头、流通渠道、消费终端多管齐下,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执法,突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净化农村市场环境(市公安局、市农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大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农资质量监督抽查和执法办案相结合,强化部门联动,严肃查处含量不合格、标识不规范、无证生产化肥农药以及非法添加违禁成分行为(市农委、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检察院、市法院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组织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抽查,对持有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开展“双随机”抽查(市农委负责)。(三)认真落实“清风”行动淮安市2017年实施计划。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抓住生产源头、流通渠道和进出口等重要环节,突出出口电子产品、纺织品、日用品、化妆品等重点商品,加强部门执法协作,严厉打击跨境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重点产品生产企业、输出重要商品的集散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的监管,强化涉外展会、交易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帮助企业预警和协调知识产权纠纷,营造良好的展会市场环境(市经信委、市公安局、淮安海关、淮安检验检疫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贸促会、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二、强化商品质量日常监管(四)加强生产领域质量执法监管。把区域集中整治作为质量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完善治理机制,积极巩固整治成果,推进区域性质量集中整治深入开展。深入开展“质检利剑”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市质监局负责)。开展打击制售假劣“四品一械”产品、无证生产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市食药监局负责)。开展“双随机”抽查,重点针对第一类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加强对消毒剂、消毒器械、灭菌剂、灭菌器械等重点产品的抽检(市卫计委负责)。(五)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执法监管。进一步规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认真开展商品质量监管执法,加强线上线下商品质量一体化监管(市工商局负责)。加强车用燃油监管,重点加强车用汽柴油和普通柴油质量监管与专项检查,建立成品油市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提升成品油零售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黑加油站点。对非标油进行综合治理,加大道路运输环节稽查抽检力度(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淮安地税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推动落实寄递渠道安全管理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加强市场监管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切实遵守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各项规定,积极推进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建设(市邮政管理局负责)。积极拓展案源,主动发现线索,严肃查处通过举报投诉、虚假广告监测等渠道发现的违法行为(各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六)强化无害化销毁。加大侵权假冒商品环境无害化销毁工作力度,确保危险废物无害化销毁,防止二次污染。定期更新本地具有环境无害化销毁能力的单位名录,并及时对外公布(市环保局负责)。各部门及时将侵权假冒商品销毁情况及时通报同级环保部门(各有关部门分别负责)。探索建立假劣农资销毁长效机制,制定假劣农资统一储存和销毁办法(市农委、市环保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三、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工作力度(七)严肃查处侵犯专利权行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环境保护等民生和高新技术领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专利执法办案工作力度(市知识产权局负责)。(八)加强商标及农林行政执法。加大对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涉外商标和老字号商标的保护力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研究推进商标代理信用监管,提高商标代理行业服务水平(市工商局负责)。开展打击制售侵权假冒种子种苗行动,继续开展打击农、林业植物新品种侵权行政执法活动(市农委负责)。(九)加大版权保护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侵权盗版行为,组织开展“秋风2017”专项行动,着力查缴盗版文学作品、少儿读物、教材教辅,从严查处高校及其周边复印店、培训机构擅自编印教材教辅行为。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开展版权重点企业、印刷复制发行企业专项检查。开展文化市场抽查、暗访和交叉执法检查(市文广新局负责)。(十)深入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持续开展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快推进大中型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指导、督促县(区)健全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正版化自查、软件采购、管理维护、年度报告、考核评议常态化(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四、强化刑事打击与司法保护(十一)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以情报导侦带动全面打假,完善集群战役发起和组织模式以及“一体化”作战机制,强化集群战役攻势,对侵权假冒犯罪行为实施全链条打击(市公安局负责)。(十二)充分履行检察职能。重点办理一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权假冒犯罪案件,加强对重点案件、新型案件的研究和督办,适时公布打击侵权假冒参考案例。严查侵权假冒犯罪案件背后的玩忽职守、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市检察院负责)。(十三)加大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加强对侵权假冒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工作,加强指导监督,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审判“三合一”改革(市法院负责)。五、积极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协作(十四)借鉴区域协作经验。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执法协作及信息共享机制,健全联席会议、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等制度,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加强海关、知识产权、邮政管理、工商、检验检疫等部门在进出口环节打击侵权假冒的执法协作(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淮安海关、淮安检验检疫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十五)全面实施两法衔接。深化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衔接配合,加强信息共享、案情通报,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避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有罪不究的现象。加快推进打击侵权假冒“两法衔接”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提高涉罪案件录入比率,加强数据管理和有效应用(市检察院、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公安局、市农委、市文广新局、市知识产权局、淮安海关、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法院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十六)加大涉税案件查处力度。加强侵权假冒涉税案件线索移交和调查处理工作,严肃查处相关税收违法行为(市国税局、淮安地税局、淮安海关、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十七)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发挥政府网站、诚信淮安网等信息公开主渠道作用,依法及时公开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加大互联网渠道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力度,逐步实现行政处罚案件信息集中公开(市经信委、市农委、市文广新局、淮安海关、淮安检验检疫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加强对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和绩效考核,推动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应公开尽公开(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六、加强督查考核和社会共治(十八)加强督查考评。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纳入综治与平安建设考评内容。对重点专项行动要组织督查和情况通报,推动任务落实。建立完善重点案件督办制度,对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反响强烈、跨地区和跨部门的侵权假冒案件,加强协调督办。对侵权假冒问题突出的地区,通过约谈、通报、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其限期整改(市综治办、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十九)加强信用建设与联合奖惩。加强信用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市经信委、市法制办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建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领域黑名单(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发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大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力度,扩大平台互联互通范围(市经信委负责)。加快完善我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继续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市工商局负责)。完善我市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建立质量信用信息归集机制(市质监局负责)。推进农资领域、寄递行业、林木种苗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市农委、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二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江苏子站,广泛宣传打击侵权假冒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我市各级政府网站、重点新闻网站等,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加强网络宣传。推动打击侵权假冒法制宣传与“法律六进”活动有机结合,加强新媒体新技术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曝光典型案例。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提高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社会知晓度(各成员单位负责)。(二十一)发挥社会组织行业自律作用。整合行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行业统计、维权服务和信用评价,培育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引导企业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二十二)加强打击侵权假冒政企合作。深化政府部门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借助电子商务大数据资源,提升监测预警、风险防范、线索发现和精准打击能力。督促电商平台企业加强对网络经营者的资格审查,建立健全对网络交易、广告推广等业务和网络经营者信用评级的内部监控制度(市公安局、市农委、市文广新局、淮安海关、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淮政办发(2017)72号.doc
?淮政办发〔2017〕7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2017年淮安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8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2017年淮安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严厉打击影响产权保护、妨碍公平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侵权假冒违法犯罪,为落实“两聚一高”、实现“两大目标”,打造更加公平有序的法治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一、加大重点领域治理力度(一)加大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治理力度。强化网上交易管理,组织开展2017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开展以消费品为重点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执法打假专项行动,强化邮件、快件寄递渠道重点执法,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问题集中整治,加大互联网医疗监督管理力度(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农委、市卫计委、市质监局、淮安海关、市食药监局、市委网信办、市邮政管理局、市行管办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加强网络侵权盗版治理,深入开展“剑网行动”,严格新闻作品转载使用,将新型传播方式纳入版权监管范围,组织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产品和经营单位。继续深入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行动,健全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机制(市文广新局、市行管办、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委网信办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强化交易平台监管,加强网站备案等基础管理,指导电子商务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组织对网站完善内控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从源头上阻断有害信息发布传播渠道(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工商局、市委网信办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二)强化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市场监管执法。围绕重要时点和春耕、夏种等重要时段,从生产源头、流通渠道、消费终端多管齐下,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执法,突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净化农村市场环境(市公安局、市农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大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农资质量监督抽查和执法办案相结合,强化部门联动,严肃查处含量不合格、标识不规范、无证生产化肥农药以及非法添加违禁成分行为(市农委、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检察院、市法院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组织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抽查,对持有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开展“双随机”抽查(市农委负责)。(三)认真落实“清风”行动淮安市2017年实施计划。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抓住生产源头、流通渠道和进出口等重要环节,突出出口电子产品、纺织品、日用品、化妆品等重点商品,加强部门执法协作,严厉打击跨境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重点产品生产企业、输出重要商品的集散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的监管,强化涉外展会、交易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帮助企业预警和协调知识产权纠纷,营造良好的展会市场环境(市经信委、市公安局、淮安海关、淮安检验检疫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贸促会、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二、强化商品质量日常监管(四)加强生产领域质量执法监管。把区域集中整治作为质量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完善治理机制,积极巩固整治成果,推进区域性质量集中整治深入开展。深入开展“质检利剑”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市质监局负责)。开展打击制售假劣“四品一械”产品、无证生产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市食药监局负责)。开展“双随机”抽查,重点针对第一类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加强对消毒剂、消毒器械、灭菌剂、灭菌器械等重点产品的抽检(市卫计委负责)。(五)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执法监管。进一步规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认真开展商品质量监管执法,加强线上线下商品质量一体化监管(市工商局负责)。加强车用燃油监管,重点加强车用汽柴油和普通柴油质量监管与专项检查,建立成品油市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提升成品油零售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黑加油站点。对非标油进行综合治理,加大道路运输环节稽查抽检力度(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淮安地税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推动落实寄递渠道安全管理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加强市场监管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切实遵守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各项规定,积极推进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建设(市邮政管理局负责)。积极拓展案源,主动发现线索,严肃查处通过举报投诉、虚假广告监测等渠道发现的违法行为(各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六)强化无害化销毁。加大侵权假冒商品环境无害化销毁工作力度,确保危险废物无害化销毁,防止二次污染。定期更新本地具有环境无害化销毁能力的单位名录,并及时对外公布(市环保局负责)。各部门及时将侵权假冒商品销毁情况及时通报同级环保部门(各有关部门分别负责)。探索建立假劣农资销毁长效机制,制定假劣农资统一储存和销毁办法(市农委、市环保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三、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工作力度(七)严肃查处侵犯专利权行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环境保护等民生和高新技术领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专利执法办案工作力度(市知识产权局负责)。(八)加强商标及农林行政执法。加大对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涉外商标和老字号商标的保护力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研究推进商标代理信用监管,提高商标代理行业服务水平(市工商局负责)。开展打击制售侵权假冒种子种苗行动,继续开展打击农、林业植物新品种侵权行政执法活动(市农委负责)。(九)加大版权保护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侵权盗版行为,组织开展“秋风2017”专项行动,着力查缴盗版文学作品、少儿读物、教材教辅,从严查处高校及其周边复印店、培训机构擅自编印教材教辅行为。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开展版权重点企业、印刷复制发行企业专项检查。开展文化市场抽查、暗访和交叉执法检查(市文广新局负责)。(十)深入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持续开展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快推进大中型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指导、督促县(区)健全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正版化自查、软件采购、管理维护、年度报告、考核评议常态化(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四、强化刑事打击与司法保护(十一)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以情报导侦带动全面打假,完善集群战役发起和组织模式以及“一体化”作战机制,强化集群战役攻势,对侵权假冒犯罪行为实施全链条打击(市公安局负责)。(十二)充分履行检察职能。重点办理一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权假冒犯罪案件,加强对重点案件、新型案件的研究和督办,适时公布打击侵权假冒参考案例。严查侵权假冒犯罪案件背后的玩忽职守、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市检察院负责)。(十三)加大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加强对侵权假冒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工作,加强指导监督,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审判“三合一”改革(市法院负责)。五、积极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协作(十四)借鉴区域协作经验。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执法协作及信息共享机制,健全联席会议、线索通报、证据移转、案件协查等制度,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加强海关、知识产权、邮政管理、工商、检验检疫等部门在进出口环节打击侵权假冒的执法协作(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淮安海关、淮安检验检疫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十五)全面实施两法衔接。深化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衔接配合,加强信息共享、案情通报,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避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有罪不究的现象。加快推进打击侵权假冒“两法衔接”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提高涉罪案件录入比率,加强数据管理和有效应用(市检察院、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公安局、市农委、市文广新局、市知识产权局、淮安海关、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法院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十六)加大涉税案件查处力度。加强侵权假冒涉税案件线索移交和调查处理工作,严肃查处相关税收违法行为(市国税局、淮安地税局、淮安海关、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十七)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发挥政府网站、诚信淮安网等信息公开主渠道作用,依法及时公开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加大互联网渠道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力度,逐步实现行政处罚案件信息集中公开(市经信委、市农委、市文广新局、淮安海关、淮安检验检疫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加强对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和绩效考核,推动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应公开尽公开(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六、加强督查考核和社会共治(十八)加强督查考评。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纳入综治与平安建设考评内容。对重点专项行动要组织督查和情况通报,推动任务落实。建立完善重点案件督办制度,对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反响强烈、跨地区和跨部门的侵权假冒案件,加强协调督办。对侵权假冒问题突出的地区,通过约谈、通报、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其限期整改(市综治办、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十九)加强信用建设与联合奖惩。加强信用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市经信委、市法制办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建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领域黑名单(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发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大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力度,扩大平台互联互通范围(市经信委负责)。加快完善我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继续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市工商局负责)。完善我市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建立质量信用信息归集机制(市质监局负责)。推进农资领域、寄递行业、林木种苗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市农委、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二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江苏子站,广泛宣传打击侵权假冒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我市各级政府网站、重点新闻网站等,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加强网络宣传。推动打击侵权假冒法制宣传与“法律六进”活动有机结合,加强新媒体新技术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曝光典型案例。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提高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社会知晓度(各成员单位负责)。(二十一)发挥社会组织行业自律作用。整合行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行业统计、维权服务和信用评价,培育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引导企业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二十二)加强打击侵权假冒政企合作。深化政府部门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借助电子商务大数据资源,提升监测预警、风险防范、线索发现和精准打击能力。督促电商平台企业加强对网络经营者的资格审查,建立健全对网络交易、广告推广等业务和网络经营者信用评级的内部监控制度(市公安局、市农委、市文广新局、淮安海关、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淮政办发(2017)72号.doc
江苏淮安淮安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市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2024-09-06
市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2024-09-06
市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2024-09-06
一图读懂新版《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
2024-09-06
【政策问答】新版《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2024-09-06
市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2024-09-06
市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2024-09-06
一图读懂新版《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
2024-09-06
【政策问答】新版《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2024-09-06
市政府关于印发淮安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办法的通知
2024-05-31
《淮安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办法》政策解读
2024-05-31
一图读懂《淮安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办法》
2024-05-31
江苏淮安淮安区产业园区
江苏淮安淮安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江苏淮安淮安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